银行App的“拆解”开始
- 编辑:admin -银行App的“拆解”开始
□湖北日报评论员周雷:“我的手机上应该安装多少个银行应用程序?”借记卡一张,信用卡一张,贷款一张,收款一张……”社交平台上已收到万余条关于“银行应用太多”的投诉。不少网友认为,对于频率不高的金融操作,没有必要安装十几个花花绿绿的银行应用。今年银行“断网”开始,不少银行宣布关闭部分应用。直到现在,应用开发的“赛马式”将部门业务逻辑强加于用户,许多银行应用程序以“高下载量、低活跃度”为特点,逐渐演变为手机上的僵尸应用程序。这比过去盲目铺路更明智和有远见。“多一个入口意味着更多天空”的神话催生了许多具有重叠功能和独立行为的孤立应用程序。如今,汇聚分散力量完善核心产品的思路,就是回归“宁有一个‘万能王’,胜过10个半生不熟的产品”的逻辑。为了提高用户保留率,您需要服务质量,而不是应用程序数量。无论你推出多少应用程序,如果你的服务缺乏周到和实用性,用户都会更快逃离。真正的坚韧来自于每一次操作的流畅体验、每一次询问的及时响应、每一次需求的精准满足。无论是老年用户想要的大文本和清晰的语音指导,还是年轻用户想要的简单、一步操作,易用性是关键。只有摒弃“以产品为中心”的思维,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,将服务无形地融入日常需求,银行才能能够实现从“有用”到“易于使用”的重要飞跃。维护多个应用意味着持续投入研发、服务器成本、推广成本。对于银行本身来说,告别冗余的应用不仅解放了用户,还为银行节省了巨额的维护和升级成本,帮助他们专注于核心业务并使用优质、先进的钢材。银行应用的脱节也体现了服务业的庞大。在数字化浪潮中,我们是应该追求表面的“大而全”,还是应该放弃深耕用户体验的“小而美”?答案是不言自明的。任何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都不能为了“数字化”而数字化。只有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,思考他们的困难和问题,用周到的服务代替繁琐的流程,用闪光代替有了真诚和便利,才能占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